以往改善的想法常常会有以下情形:
列举要因的方法太粗糙。
列举与现象无关之要因。
对现象有影响之要因,往往被遗漏。
没有一个连贯的理论基础。
为什么会发生上述情形呢?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点:
1、没有充分了解设备的构造
一般来说,大部分的人对设备的构造都是懂非懂。
设备是有什么机构、构造组成的?
是有哪些零件组成的?
各个零件的机能是什么?
各个零件之安装状态是什么?
各个零件所要求的精度为何?
若是对上述状态未充分了解,也未加整理,即进行要因分析,将发生漏失或缩减要因的情形,而用心血所做的“要因分析”也大多不能发挥作用。
2、对于现象没有以原理去思考
一般而言,无论哪家公司,在实施要因分析时,对于现象都没有以原理去思考的习惯,这就是没有将“以原理来思考”根深蒂固地植入每人的观念中。由于不曾以原理进行思考,所以总是会有“灵机一现”的情形发生。
1.列出无关系的要因。
2.将有关系的重要要因遗漏掉。
3.要因有所局限。
4.以主观做判断。
这样的结果,容易造成要因的遗漏;因此,即使实施“要因分析”,仍会与没有进行要因分析之前一样。
3、未充分了解加工原理
设备是根据一定的加工原理来设计,并将其加工原理予以具体实现的一种机构与构造。加工的“原理”是加工原理上一个重要的条件,在不了解原理上必要加工条件的状况下,就实施要因分析的话,便会有“遗漏要因”的情形。
因此,在实施要因分析之前,其先决条件是要先了解加工原理。
4、列举要因的方法大过于粗糙
由于无法将要因再细分化,而以非常的单位呈现出来,因此常会发生某些要因被遗漏掉。
另外,如果只是针对某一组件,依其零件予以细分化,但对其他组件未再加以细分化,所以虽然局部性良好,整体而言,其细分化仍然不足,依然被认为是不好的现象。
5、以重点思考方法,着重在高影响度事项
我们的思考过程,易趋向于重点思考,只列出影响度大的要因,而且只有只针对这些做对策的倾向,影响度小的要因渐渐遭到忽视。
1.这个要因无关紧要(实际上有影响)。
2.这个影响度大,但是发生几率少,所以没有关系。
3.这个影响度小,所以没有关系。
4.因过去有过故障案例,所以没有关系。 由过去的经验得知,这个不会构成问题,所以没有关系
若未充分了解相关连设备部位之机构及零件组成,又对现象以原理来思考,就进行要因分析的话,则容易发生要因被遗漏。